第五百六十一章 8848坚持赴米上市(1 / 2)

王军在米国的第一场路演就遭到了冷遇。/p

原定的12美元发行价由于现场投资人表现冷淡,临时下调到了8美元。可结局依然是鲜有人问津。承销商在帮助企业IPO时,最主要的推荐客户就是那些大中型的投资机构,以及承销商自己的一些大客户投资人。/p

8848的故事还没有在米国投资人面前讲好,就已经被安上了让人当枪使的标签。这样的一个项目一个创始人,投资人们又怎么可能会看好?/p

别的优秀项目都是在蓝海中茁壮成长,8848有幸生在中国这块沃土,却是刚起步就得罪了克莱恩杨那个家伙,还是选边站队阵营对抗不死不休那一种,这笔投资的风险因此变的无限大。/p

没有人看好王军有能力打败克莱恩杨,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寒冬期,本就不愿意投科技项目的投资人们更加的谨慎。/p

8848一共进行了三次路演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8848的股票发行价格即便是降了3美元,还是没人要。这就根本不是定价高低的问题了,而是8848不出意外的被集体看衰了,红杉资本也不得不给出了另寻时机再上市的建议。/p

8848团队的士气很低落,王军没想到杨帆在米国有这样大的影响力,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杰夫·贝索斯的发言剑指何方。/p

原来克莱恩杨一直都是亚马逊的第二大股东,从亚马逊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克莱恩杨就和杰夫·贝索斯搞在一起,给他提供在线支付业务支持。/p

一个电子商务,一个电子支付平台,两家简直就是天雷勾地火,天生的搭档。国内很多人还想当然的认为杨帆不懂电子商务,现在看来他恐怕是最懂的那一个。/p

8848起步时也受到易支付的支持,这样的组合有多好王军深有体会。所以亚马逊为启航发声就一点都不意外了。/p

E-pay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上市,无数的投行对这块大蛋糕垂涎欲滴。如果克莱恩杨愿意把E-pay拿出来IPO,根本不会有什么科技股冷遇,投资人一定会挥舞着钞票来抢股份,百亿美元那只是估值起步价。/p

只可惜,听说杰夫·贝索斯亲自劝说都没有说服克莱恩杨,杨帆认为等科技股回暖之时,才是E-pay上市的良好时机。投资人们挥舞着钞票想入股却是求而不得。/p

两厢对比之下,更让8848的团队深刻的体会到了杨帆和王军之间的差距,在国内时还看不出来,甚至觉得王军更加耀眼,现在看来那是因为杨帆实在太低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