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第二届贝壳会(1 / 2)

下午3点,第二届贝壳会正式召开,姚昊主持会议。由于都是熟人熟面孔,会议形式也不怎么那么讲究。/p

大家喝着茶抽着烟,畅谈着国内的电影行业的改革,尤其是对院线改革和商业电影即将带来的各种机遇各有各的看法。只不过今年国内经济要拉动内需,房地产业的热度自然不是电影行业所能比拟的,于是很快的话题就转到了即将喷发的地产行业。/p

杨帆和史巨人都是有做地产生意的,在这方面自然是很有话题可讲。霍家在香江做建材,对房地产更是一点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要是霍老爷子想来京城做房地产,那长安街上的那片黄金地段根本轮不上李超人。/p

刘全和姚昊主要是听,刘全的心思都在文体产业,地产业对他来说很陌生,他也没参一脚的想法。跟着杨帆从头做到现在,别的东西学到多少不好说,但有一点他是牢记的。杨帆说过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把主营业务做透,然后在围绕着自家的业务扩张。陌生领域想投资不是不行,但在没把握时可以先投点小钱或者是支持个创业者进去,等摸透了再大打出手。/p

而姚昊则是因为某些避讳,房地产行业和拍电影可不一样。他倒是想掺和一把,就怕家里老头子不同意。/p

讨论倒是挺热烈,但是杨帆还是感觉到目前的贝壳就像只雏鹰,还太稚嫩了。没有官方背书,自己还设置了门槛,搞的即便有点想法的老板也嫌烦不想折腾。/p

起初他只是想着筛选志同道合者,可在这个滚滚时代浪潮即将冲击而来的时刻,是不是应该多围拢些人在一起组团打副本呢?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拾材火焰高。/p

这其中的利弊杨帆需要想清楚,他计划着对入会条件进行一下改变。爱好这种事情还是当做大家联谊的纽带比较好,而不是先决条件。就商言商,商业互补与理念互通这才是选择商业伙伴的正确思路。不过有一条核心的规矩必需要从一开始就确立下来,那就是贝壳商业研究会只谈商业,不谈政治!/p

这必须成为成员们都集体默认的规矩,谁要是违反了就请出局。/p

杨帆深知资本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程度,能够产生很非常大的影响力。很多人会迷失在那种自我膨胀之中,甚至追求更多超过了商业的东西。这是很危险的,中国自古就不是商人政权,谁要是觉得在国内财大气粗了就去触碰禁忌,那绝对是取死之道。/p

必需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之上,再谈志同道合互惠合作,这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p

大家交换着意见,心里也都在期待着姚昊会抛出什么好的项目供大家投资。/p

刘全很期待,杨帆虽然在拍戏,但从小到大都没见过杨帆会干这个,刘全其实也觉得杨帆在玩票。支持归支持,但不代表他认为杨帆能成功。这大半年里,刘全的时间有一半都泡在电影圈,从剧本到拍摄,从演员到幕后,没有一个环节是省心的。/p

电影是门艺术,搞艺术创作哪有那么容易。/p

所以刘全觉得姚昊的陈莞影视要是能拿出资源,邀请名导名演,这样的电影项目才算靠谱。如果是这样他很有兴趣投资,以后做为投资人,去跟剧组考察学习也是顺利成章,更容易的进入这个圈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