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牛导的盘算行不通(1 / 2)

自从WTO谈判之后,放映产业便被打开了口子,允许外资进入投资。改革开放的脚步再也无法阻挡,过去的那种统购统播的放映模式真的要成为过去了。/p

尤其今年院线改革是府院会议上重点提出来的,这种时候牛导之流若是看不清形势,敢瞎嚷嚷的话,那就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了。/p

好在他的老同学提点了他,否则要是让杨帆抓住把柄,找个枪手在媒体上写上那么一篇电影行业的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之类的讽刺文章,那可就是要老命的事件了,绝对能让牛导人身败名裂退休养老。/p

潮流如此,档是挡不住的。/p

中影能够艰难的签下35个省市部分国营院线的放映合同,已经是中字头企业的超级影响力了。如果还想着垄断那就是跟改革的政策背道而驰顶风作案了,中影的领导觉悟怎么可能那么低?/p

何况院线改革也的确是刻不容缓了,这些年全国各地的国营院线大都亏损十分严重,国家也是背不动了。一方面人员冗余人浮于事,另一方面大部分影院都还是六七十年代建的那种大礼堂,根本不适应现代化的影院布局。所以哪怕是票价便宜,也只能吸引到一些低端客流。/p

这种影院送给在中影经营中影都得犹豫,实在是个赔钱货啊。只有像贝壳影院这种时尚新潮的小型放映厅布局,爆米花可乐加周边产品专卖的合理格局,才是吸引年轻消费群体观影的首选。可这样的影院一家的建设费用就得在千万以上,改建还不如新建划算。/p

这些都是大背景,方方面面都说明,不改革开放,不引进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就只能荒废着成为一块大包袱。/p

牛导想要找熟人在电影放映上卡脖子的意图彻底落空,这让牛导有点焦急。老同学告诉他说《那些年》这片子拍摄的质量客官的讲还是很不错的,杨帆的用意还真有成功的可能。/p

这让牛导情何以堪啊,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之前他可没少在各种场合贬低杨帆。这片子上映要是大获成功,那他的老脸不就被打的啪啪响了么。/p

甚至一世英名都要晚节不保,要是背上个打压后辈嫉贤妒能的名声,那真是再抬不起头来了。/p

现在也只能祈祷《那些年》制作粗糙,不被市场认可了。不过贝壳影院全国也就十来个城市有,影院还不到20家,撑死了100块屏,能有多大影响力,老同学也有可能是杞人忧天。/p

牛导不断的自我安慰着,同时思考着其他的对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还真让他想到了一招。/p

他拍的《艾草医仙》也已经在剪辑了,原定于是12月上映的。现在看来可以加快些剪辑进度,要是能把它提前到11月上映,就可以和《那些年》抢夺市场空间了啊!/p

贝壳影院点映想要获得追捧,就必需是票房大火,单场的上座率怎么也得有个六七成才行吧。可一年能有几部电影做到这一点?米国大片都不行,《那些年》就一定行?/p

除非杨帆自掏腰包买票房。但这种作弊的事情没人盯着还好说,要是有人捅出来,电影票都卖光了,可放映厅里看电影的连个鬼影子都没有,那可就精彩了。/p

纸里包不住火,这种事一曝光,不说杨帆的算盘打不响,票房作假的标签要是能打在杨帆的脑门上,能嘲笑他一辈子,看他还能不能在影视圈抬得起头。/p

《那些年》定在了11月中旬上映的,牛导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他想好了,希望让《艾草医仙》和《那些年》打擂台,凭借中影的发行能力全面压制了《那些年》的票房成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