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又生一计还是黄(1 / 2)

牛导盲目的觉着他拍的《艾草医仙》肯定能压制《那些年》,他又哪里知道杨帆这部电影的底气来自于前世,而电影宣发所投入的力量在目前的国内市场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强大了。/p

线上线下双管齐发,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那些年》的影讯宣传的人尽皆知。贝壳电影网的游客流量也顺势突破了日十万人次。/p

杨帆为这次宣发确立的三个重点:一是出动极客论坛的水军,把《那些年》这部电影引导成为网民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二是把贝壳票务推广成舆论焦点,让全国的观众关注到这种新鲜的观影方式,让有贝壳广场的城市成为所有影迷们羡慕的地方;三是把陈雪和李朗炒热,让《那些年》这首主题曲传遍大江南北,从而吸引影迷的观影热潮。/p

其中,网票系统是这次宣发的核心环节。一旦贝壳票务能够用实际成绩证明自己,让所有影院意识到接入贝壳票务就等于拥抱全国影迷,影院的收入能实现几何倍增长。那时候一定会有大量的影院愿意把自己的票务和场次资源接入贝壳票务的。/p

这样,杨帆构想的通过网上票务系统组建一条全国院线的计划就算是打开了局面。未来的目标就是只要贝壳网看好的影片,能做到推什么影片,什么影片就能票房火爆的地步。/p

当然,更厉害的话如果自己不给资源,那对方连贝壳票务旗下的院线都进不去,那自己就是影视圈的半个教父了。/p

因为已经被养的连一步都不想多走的用户一看不能提前网上订票,那就换部影片观看,反正去找影院买票那是不可能的。/p

杨帆有信心贝壳票务一定会成功,而一旦取得成功后,跟风者也会不断的出现的,中国市场不可能只有一家票务系统。/p

所以杨帆就是要抓住院线改革的机遇,以快打快,在别人都来不及模仿的时候,就把最容易吞下的市场全部攥在手中。/p

往后的入行者即便是能解决网上票务系统的开发,市场上也再没有象贝壳影院这样优质的院线支持了。因为最好的一批已经被贝壳票务吸纳了,后发者只能缓慢开局。/p

只有等到院线改革接近尾声,国内再次形成了新的院线市场,那才是票务系统百家争鸣的黄金阶段。如果按照前世的改革进度,那得是08年以后的事情了。十年的强势生意做下去,贝壳票务绝对会是市场的龙头。/p

11月1日,新的第二代贝壳票务系统正式上线《那些年》的影票销售。QQ弹窗直接给拥有贝壳广场城市的登陆IP直接发送了用户推送,把购票的操作流程和观影须知全部发给了用户。/p

与贝壳足球联赛门票逐日打折的销售策略不同,《那些年》的观影票销售策略是反着来的。第一天就推出了用贝壳票务购电影票,票价每张9块9的半价促销活动。/p

正常的贝壳影院放映厅,一张影票的价格都在20元以上,9块9已经是半价的折扣力度了。平时也就周二时能有这样的折扣,而1号出售的是11月9日星期五的首映票。/p

贝壳票务的第二条规则是,如果第一天的影票销售数量未能过半,则第二天依旧是半价促销。如果影票的销售数量超过了半数,那次日的折扣价格恢复到正常的9折,也就是18元。/p

这是什么操作?/p

没有经历过互联网各种补贴福利年代的用户们,已经被半价的折扣刺激到了,这规则就是让大家别犹豫,半价票手快的有手慢的没!/p

极客论坛的水军也大举出动,开启了全网无差别吹捧模式。/p

“影迷们,必须要抓住机会啊,大家赶紧抢票啊!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咯。”/p

“沈佳宜太像我的初恋了,相约一起去看一场青春期的爱情故事。”/p